分享好友 51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关于加强现代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

2021-05-26 13:475570

据全国农技中心墒情监测,目前北方春玉米种植区墒情总体适宜,即将进入播种关键时期,东北西部丘陵漫岗区及华北北部春玉米种植区局部可能春旱。应适墒扩大春玉米播种面积,指导农民科学高效灌溉,搞好关键生育期水分管理,为实现节水增粮奠定基础。

一、东北西部丘陵漫岗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丘陵区、黑龙江西部、吉林西北部。2月下旬以来多次出现大范围降水,利于土壤增墒补墒,但春季温度较去年同期偏高,兴安盟、齐齐哈尔和白城等局部区域有发生春旱的可能。目前土壤化冻3050cm,干土层15cm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紧缺,属春旱多发地带。春播应立足土壤墒情,以造墒保墒为核心,大力推广免耕秸秆覆盖、抗旱坐水种、深开沟浅覆土播种、明沟深种等技术,配套保水剂、长效肥混匀底施,播后及时镇压保墒,促进抗旱保苗。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时整地,当耕层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810℃,且5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时抢墒播种。春旱多发、墒情较差地区,应及时镇压保墒,减少土壤扰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应积极采用抗旱坐水种。播种后及时镇压,防止跑墒。

田间基础设施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农田,墒情不足时应及时灌溉。春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拔节期到抽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抽穗期到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应进行补灌。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可采取以下节水补灌措施:一是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播种时,利用拖拉机带动抗旱水箱进行补水,根据耕层土壤含水量状况,一般每穴灌水1.52.4L,亩灌水量26m3。生育期遇严重干旱,可采用软管(小白龙)输水,顺着玉米垄沟隔沟补灌,一次灌溉35垄,每次灌水3050m3/亩,一般灌溉2次。二是浅埋滴灌、干播湿出。播种后立即滴灌出苗水1015m3/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在播种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进行少量多次补灌,每次灌水1520m3/亩,结合灌溉和玉米需肥规律追施水溶肥,促进水肥耦合,提高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二、辽河流域平原灌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西辽河灌区、辽宁中部、吉林中南部。封冻前土壤底墒较好,去冬今春降水较多,今年春季温度高于去年,目前耕层土壤已化冻,墒情适宜,但春季风多、风大,局部区域有春旱可能。春播应以保墒为核心,推广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保水剂拌肥底施,播后及时镇压保墒。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雨热同季,自然降雨较多,但地下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玉米是主要的耗水作物,应立足较好墒情,以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改传统春播前淹灌为垄沟灌、管灌、浅埋滴灌等方式,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水肥耦合,实现节水减肥与增粮保供的双重目标。

秋整地地块,应及时镇压保墒;未秋整地的,应抓住墒情较好时机及时整地;地势低洼和春涝易发地区,应及早翻耕晾晒和起垄散墒,确保适时播种。当耕层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左右,且5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时抢墒播种。播种结束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墒情较差的地块可灌一次出苗水,保证种子发芽出苗。苗期一般不灌水,促根下扎,6月中旬开始灌第一水,以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灌溉。为防生育期干旱,播种时结合施肥施入保水剂,或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或高强度地膜覆盖。在玉米拔节前行间深松3035cm,以充分纳蓄雨水。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设施较好,灌溉保证率较高,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浅埋滴灌、干播湿出。播种后,立即滴灌出苗水1015m3/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进行补灌,每次灌水1525m3/亩,结合灌溉追施水溶肥,提高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二是软管(小白龙)输水补灌。可沿玉米垄沟进行补灌,每次灌水3050m3/亩,结合灌溉追肥。三是小畦灌溉。应做到畦田平整,每次灌水4050m3/亩。

三、华北北部春玉米种植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山西中北部、内蒙古燕山丘陵区、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去年入冬及开春后该区域降水偏少,春季气温偏高、风大风多,山西北部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干土层厚度28cm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春旱、夏伏旱时有发生。旱地以蓄水保墒为核心,重点推广保水剂、抗旱坐水种、覆盖保墒等抗旱节水措施。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以节水增效为核心,推广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稳产增产。

当耕层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左右,且5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时抢墒播种。土壤墒情较好地区,适墒适时抢播,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起垄、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减少土壤扰动,蓄墒保墒。土壤墒情较差地区,采用保水剂混肥底施,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或采用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或秸秆覆盖,减少地表蒸发;或推广抗旱坐水种技术,补水补肥,确保一播保全苗。有灌溉条件的采用浅埋滴灌技术,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滴灌出苗水,苗期一般不灌水,有利于蹲苗。拔节到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进行灌溉。

(三)节溉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可采用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技术,实现干播湿出,播种后,立即滴灌出苗水1015m3/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和玉米生育阶段进行补灌,采用少量多次灌溉,每次灌水1520m3/亩,全生育期一般灌57次。结合灌溉和玉米需肥规律追施水溶肥,促进水肥耦合。

四、西北春玉米种植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春玉米种植区。目前大部分区域土壤墒情较好,内蒙古西部、陕西陕北、甘肃河西灌区局地墒情不足,部分地区轻旱。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旱地以蓄水保墒为核心,采用深松蓄水、保水剂、覆盖保墒等措施。灌区以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重点推广膜下滴灌、无膜浅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

当耕层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810℃,且5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抢墒播种。灌区墒情不足地块,播种后应补灌1次出苗水,苗期一般不灌水。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低于60%65%70%65%时应及时灌溉,结合灌水追肥。旱地玉米推广深松耕探墒沟播、保水剂拌种拌肥、强化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在大喇叭口期,可进行注水补灌,充分利用集雨设施集蓄雨水,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用注肥枪将肥液注射在根系附近,补水补肥,也可喷施水溶肥,补充锌等微量元素,提高结实率和穗粒数。

(三)节溉措施本区域为渠灌和井灌混合灌区,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小畦灌,每个小畦约0.5亩,畦面相对高差不大于3cm,每次灌水5060m3/亩。二是垄膜沟灌,每次灌水约50m3/亩。三是膜下滴灌和无膜浅埋滴灌,播种后,立即滴灌出苗水1015 m3/亩,此后,根据土壤墒情和玉米生育阶段进行灌溉,宜少量多次灌溉,每次灌水量2030m3/亩,结合灌水追施水溶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新沂高流镇财政所:加强惠农资金监管 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为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今年以来,新沂市高流镇财政所多措并举做

0评论2024-12-27255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向“新”提“质”
近年来,我区通过引进各类优良品种、开展技术攻关、创建“产业技术平台+示范县+基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应用推广模式等各种

0评论2024-12-27283

借“绿”生“金”,农牧民口袋鼓起来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世界公认的农牧业发展“黄金产业带”,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畜产品供应基地。

0评论2024-12-27297

鄂托克旗:用好衔接资金“金钥匙”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鄂托克旗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作为大力推动特色产业、联农带农经济、嘎查村集

0评论2024-09-05380

多措并举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两大中心任务之一,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就业服务、盘活闲置资产等举措,让农民的

0评论2024-08-29388

兴海县:围绕特色谋发展 全力推进农牧业工作提质增效
年初以来,海南州兴海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开发农牧业多元价值,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为

0评论2024-07-03364

龙头带动,绿色农牧提档升级
察北管理区推动绿色薯业、特色乳业全链条发展龙头带动,绿色农牧提档升级5月23日,在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宇宙营乡宇宙营村,马铃

0评论2024-06-06488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2024乡村振兴荆楚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以“锚定农业强

0评论2024-05-1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