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51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四川绵阳市探索水路田“三网”齐建

2024-01-25 14:152980

 1月18日,随着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渠镇白虎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接近尾声,当地400多亩“靠天吃饭”的零散耕地变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


  “当前,绵阳市仍有171.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尚未建成高标准农田。”踩着刚平实好的田埂,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农业综合系统工程,其中“能排能灌”是衡量高标准农田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优化‘水网’建设、打通农田灌溉用水‘最后一公里’。”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绵阳市共有7098座固定提灌站,其中30%以上存在运行不畅,蓄水、提水能力减弱等问题,部分已经建成的工程设施经过多年运行使用也逐渐老化失修。


  如何破局?据了解,2023年以来,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抢抓冬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黄金期,紧盯工程质量,做好工程监督,扭转部分地区重建设轻管理思想,加大管护力度。据统计,目前,绵阳已完成521处固定提灌站的整治工作,维护、改建灌排渠道566公里,整治山坪塘723座,同时开展新渠建设引水、改造旧渠保水、管道灌溉节水等工作。


  前不久,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简称三年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游仙区仙鹤镇石龙村召开,标志着以解决农田灌溉供水保障不足、田间渠系不畅、管护不力等问题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正式启动。


  “待三年行动完工后,绵阳将完成新改建田间渠道1400公里、疏浚田间灌排渠4000公里以上。”该负责人介绍,水通,路也要畅,田间作业道路是农田宜机化作业的基础,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先决条件。


  “路网”建设决定着农田机械化生产经营水平的高低。据了解,2023年以来,绵阳市已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建设机耕路142公里,田间作业道路356公里,项目区道路通达率达95%左右。


  “小并大、弯改直”,站在附近的半山腰,4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一览无余,一块块农田大小相近、形状相似。在高标准农田“田网”建设中,绵阳以地方实际需求为基础,区分平坝、丘陵、山区,结合田土调型、面积、地形、坡度等要素,2023年以来,共实施土地平整5.46万亩,同步做好表土剥离和回填,有效保护耕作层。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党的二十届三

0评论2024-12-27288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
当前,如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各方关注的一个重点。农业科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提高农业

0评论2024-12-27293

察右后旗:“三个聚焦”驱动农村牧区党员培训见实效
察右后旗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农村牧区党员实际,把党员教育作为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

0评论2024-12-27330

红萝卜铺就红火致富路
春节前后,正是红萝卜采收上市的时节。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木龙村红萝卜种植户殷成刚把一根根红萝卜按照大小进行分类码放,

0评论2024-02-2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