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宏江先后深入铁边城镇、庙沟镇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中,张宏江就两镇香菇、山地苹果种植、红色资源开发、新能源项目引进、养殖业等农业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产业现状、发展规划、遇到的困难问题等,并现场提出指导意见,探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宏江指出,部门单位、镇村干部要认清形势,读懂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和未来重点投资方向,要抓住发展机遇。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在发展产业时,一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互补、市场接轨。要通过政府扶持、大户带动、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引领,培养更多的职业农民,让更多的老百姓学会技术、转变思路、谋求发展、共同致富。
就搞好棚栽业和山地苹果等重点产业,张宏江强调,一定要转变思路、创新模式,要根据地理、气候特征,资源优势、选适宜品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特色产业。要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做到生产、加工、销售的三轮驱动,一体发展,要让百姓会算账、算细账,能赚钱,切实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在果园管理上,要做好水肥、修剪、拉枝、防冻、防病、着色、分批分级采摘等一些列措施,科学管理、精心栽植,对于低洼、海拔不够、采光、通风不良等低产园、残次园进行高接改优、补植整合等措施,达到高产高效。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做好认证申报,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逐级提升,逐步实现整园、镇村、整镇、乃至整县认证,探索尝试实行产品质量追溯,发展智慧果园,着力打造“名优特”产品,实现百姓增收致富目标。
在调研光伏发电项目时,张宏江强调,要抓住国家对新能源项目大力扶持的政策红利期,摸清吃透国家政策、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引进新能源项目,先搞试点,再上规模,不断探索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用“村集体+”的模式,多户捆绑、多村联营,用好互助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关注边远山区户、脱贫户,通过扶拉帮带防返贫。
在张湾子毛主席旧居,张宏江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有长远意识、超前规划,充分认识红色资源历史意义、政治意义的重要性,加强对红色旧址、红色故事、历史文物、历史资料等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旅游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配套服务体系,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把红色遗址打造成旅游基地、教育基地,通过红色故事,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传承下去,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