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临河村在“乡村振兴”中,以绿色打底,注入蔬菜文化和科技元素,推进核心产业发展,广袤的田野呈现出一派派生机,正“蔬”写农业,做大乡村振兴新篇章。
临河村是远近闻名的省级专业蔬菜村,2017年通过“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种植蔬菜历史悠久,菜品质量上乘,受到黄山市周边城市居民的青睐。临河村有3个村庄,共1151人,约420多户,种植有番茄、茄子、菜豆、花椰菜、黄瓜、豇豆、青菜、辣椒、丝瓜、萝卜等几十个品种,2020年,蔬菜总计 800 吨,人均收入19145元。
该村以首创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闻名市内外,蔬菜种植水平始终位于全省前沿水平,市场营销范围辐射黄山市及周边城市。自2021年,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 亩,6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及省优质农产品认证,蔬菜成为临河村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水平位居全市前列。菜农吴云龙说:“大棚种植蔬菜我起步较早,现有大棚30亩,年纯收入可达20多万元。”
近年来,该村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将现代科技知识与蔬菜展览、销售相融合,创制了数十处的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蔬菜文化街巷。当人们一走进临河村,闻到的是那刚采摘下来的蔬菜的清香,成片成片的大棚里,长势喜人的葱绿莴苣、乳白的花菜和红彤彤的日本萝卜与一幢幢浓郁的徽州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忙碌的菜农穿梭在基地与交易市场之间,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图景。
与此同时,临河村两委在听取了菜农建议后在抓好蔬菜主产业外,还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开辟了蔬菜、水果种植和农产品体验观光旅游线路,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打造专业化高效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的有机农产品。
时值初冬,临河村村中游人如织,徜徉在“花菜巷”、“番茄巷”和“一米菜园”之间,享受着采摘的乐趣,并在文化街巷中了解到各种蔬菜的历史、营养成分和烹饪方法。
在谈到“乡村振兴”时,村支书汪屯生介绍说:“我们临河是蔬菜专业村,种植的蔬菜除供应本地的市场之外,还远销杭州、上海等地。接下来,要充分利用临河蔬菜专业村品牌优势,把村居环境做优,把基础设施建全,让蔬菜产销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