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60191154
 

国内牛肉消费提升,鹏都农牧:把握供需缺口,打造肉牛产业链龙头

   2021-12-01 老范论股3780
核心提示:1 公司概况:多板块农业产业化企业鹏都农牧成立于1997年,后于2010年上市,是一家农业与食品上市公司。2014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

1 公司概况:多板块农业产业化企业

鹏都农牧成立于1997年,后于2010年上市,是一家农业与食品上市公司。

2014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由单一的生猪养殖以及销售逐步拓展为乳业、牧业、食品分销、粮食贸易等多个领域并取得快速发展。

公司专注于整合全球优质农业、食品资源,有效对接中国市场及全球市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采用“产业加金融、投资加并购、海外资源对接国内市场”发展战略,通过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打造“国内+海外”的产业平台,探索农业新的商业模式,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集团。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农资与粮食贸易、肉牛业务、肉羊业务和乳业,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元,其中大宗商品贸易实现营收70.1 亿元,占比达86.4%,肉牛业务位列第二占比为6.8%,贡献营收5.5亿元;因2021年上半年并未披露详细毛利构成,故参考2020年年度数据,全年共实现毛利19.4亿元,蛋白质及食品贸易实现毛利17.6亿元,占比达90.7%,肉牛、肉羊、乳制品的毛利占比分别为0.6%、2.3%、2.7%。

公司业绩状况: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25.6%,归母净利润为8269 万元,同比增加84.3%,期间毛利率为10.1%。2016-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整体稳中有升,CAGR为28.3%,2018年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在于收购巴西公司,导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5.82亿元,未来随公司多项业务发展,前景向好。

2 国内牛肉消费提升,供给端需进一步升级

肉牛是以生产牛肉为主要用途的牛,相较于其他的牛,其具有体躯丰满、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等特点,能够提供肉类食品和副食品,肌肉可制作成为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亦可与其他肉类混制为香肠。牛尾、内脏、牛舌等均可食用且牛骨经加工后可用作饲料。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同猪肉相比脂肪含量低,与鸡肉相比胆固醇更低,因口感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特点而广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属于高端动物蛋白品种。

中国目前的肉牛包括进口肉牛、本土肉牛以及杂交肉牛三种,中国本土肉牛更适合耕种及劳役,肉用品质一般,且出肉率并不高,为提高肉牛品质以及出肉率,便从海外进口优质的肉牛品种。

2.1 饮食结构改善,国内牛肉需求增加

牛肉全球消费量走势稳中微增。牛肉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世界范围内需求量高且不断增长。牛肉含有全部种类的氨基酸、矿物质、维他命 B 群等营养成分,可有效帮助增长肌肉、增强免疫力、补铁补血。

根据 USDA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牛出栏量2.9亿头,相较于2019年增加56.6万头,变动幅度为0.2%,增长幅度不大,整体较为平稳。

从牛肉及小牛肉消费量来看,2020年全球消费量为5910.5万吨,较2019年小幅减少48万吨,但整体趋势向上,自2016年 5618.7 万吨缓慢增长至当前水平,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 2% 左右。

中国牛肉消费水平存在上升空间。

美国作为牛肉消费大国,2020年消费1253.1万吨,位居第一,中国2020年国内牛肉消费水平大约在948.6万吨左右,从总量上看相较于欧盟652.1万吨以及巴西760.9万吨的水平,中国牛肉消费需求量处于世界前列,但从人均消费水平分析,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为每年每人 6 公斤,而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数据表明,全球人均牛肉和小牛肉消费量为6.4公斤,美国对应26.2公斤,而与中国饮食结构较为相近的邻国日本对应指标为7.5公斤,由此可见虽然国内目前牛肉消费在总量上位于前列,但人均牛肉消费水平仍存在上行空间。

纵向看我国牛肉消费发展,需求稳步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有效提高,肉类消费量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我国牛肉消费量增加,2020年达 948.6 万吨,较 2019 年增长 66 万吨同比变动 7.5%,从 2014 至 2020 复合增速约 6.3%,长期来看将呈现缓慢逐步增长的趋势。

而牛肉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则较为稳定,若按照猪肉、禽肉、牛肉、三种类别进行统计,根据 USDA 统计数据,2018 年牛肉占比约为 10%,较2012年 8%左右的水平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2.2 供需仍存缺口,政策主导牛肉自给率需保障

中国肉牛养殖起步较晚。

我国肉牛养殖自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90年,这个时间段内农业机械紧缺,役用牛是重要劳动力,政府规定禁止屠杀能繁母牛、种牛和青年牛,1979年开始投资建设肉牛生产基地,在全国建立144个养牛基地县,逐步形成饲养役用牛为主,肉用牛为辅的生产格局;

第二阶段为1991-2006年,中国肉牛行业开始快速成长,我国出现了千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以及相对完整的肉牛生产环节,全国肉牛出栏数量快速提升,肉牛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品种改良工作取得成效;

自 2007 年至今为发展第三阶段,中国农业部、财政部对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受到中国肉牛养殖成本上升等影响,散户加快退出市场,规模户养殖比例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农业部数据统计 2004 年-2019 年间,肉牛年出栏 50 头以上的养殖户比重由 13.2% 提升至 33.6%。

国内肉牛供给不断增长,但仍存在供需缺口,牛肉价格处于高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牛肉产量672.4万吨,较2019年增长5.4万吨,同比变动 0.8%,自2016年以来年复合增速为1.7%,从肉牛出栏量看,我国2020年肉牛出栏4565万头,较2019年增长30万头,同比变动0.7%。

我国当前牛肉零售价格为45元/斤左右,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18年同期价格水平约为36元/斤左右,侧面证明了牛肉供需的缺口,并且较高的终端价格有利于推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未来肉牛养殖行业向好。

我国是牛肉净进口大国。

在国内供需矛盾不断凸显的同时,为满足消费需求,我国进口牛肉数量不断增长,我国主要的牛肉进口过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阿根廷、乌拉圭等国,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进口自澳大利亚的鲜、冷牛肉占比为68.5%位列第一,第二为新西兰(18.3%),第三为美国(7.3%)。

根据中国海关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进口牛肉 211.8万吨,以满足需求量883.8万吨与产量672万吨之间211.8万吨的供需缺口。

按照2020年全国牛肉零售均价45元/斤,供需缺口200-250万吨进行估计,我国牛肉市场仍存在有1800-2250亿的市场空间。

牛肉价格的提升核心原因在于饮食结构的改善以及供需的缺口,与猪肉价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2019 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供给短缺,36个城市平均猪肉零售价格曾一度上涨至34 元/斤,同期牛肉受猪肉价格带动同样迎来提升增长,上升至43元/斤的水平。

后期随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猪供应恢复,价格回落至16元/斤左右,而牛肉价格却不降反涨,仍维持在45元/斤的高位水平,由此可见牛肉市场当前供需存在缺口,未来矛盾进一步凸显,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肉牛养殖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市场存在牛肉走私行为,政府严厉打击。随着供需缺口的逐渐放大,国内出现了牛肉走私的情况,主要是从云南、广西、香港等边境地区流入。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正规进口肉需要经过相对严格的准入程序以保证食品安全,中国检疫制度严格,许多国家的肉类并不具备出口至中国的资质,海关总署对进口冻肉按照《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及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进行管理,境外冻肉需以合法途径向海关申报。

而近些年针对西南地区部分边境走私活牛和牛肉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加大打击和查获力度,2017 年 10 月相关部分在云南设立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产业化试点,通过在境外划定的无疫区进行集中饲养、隔离检疫和境内隔离屠宰的方式合法报关进口。

海外进口存在不确定性。

因海外进口牛肉存在疾病风险,为保证国民饮食安全,相关部门将依照事实情况及时进行政策调整。

2021年10月11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表明因英国发生典型疯牛病疫情,为防治疯牛病传入,即日起禁止英国30月龄以下剔骨牛肉的进口;2021年9月,因出现两例非典型疯牛病病例,巴西农业、畜牧业和供应部宣布暂停对华牛肉的出口,这是为了满足中巴两国签署的卫生协议的要求,截至目前持续两个多月仍尚未恢复。

除此以外,在过去进口的历史中为保护中国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一旦发现出口国牛肉具有疾病风险即会立刻停止进口。

另一方面,贸易政策同样将影响牛肉进口,例如2021年4月14日,新西兰农业部长 Damien O'Connor 宣布新西兰将于2023年起全面禁止活畜出口,从而维护在动物福利方面的良好声誉,据海关数据,2020年中国自新西兰进口活牛十余万头,未来将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在贸易政策以及疾病的双重不确定性的影响下,进口端供给并不稳定,应尽量降低进口依赖性,提高自给率。

2025年中国牛肉自给率将提升至在85%左右。

2020年9月发布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未来畜牧业整体竞争力须稳步提高,动物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猪肉自给率保持在 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 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 70%以上,禽肉和禽蛋实现基本自给。

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 70%以上和 80%以上,到 2030 年分别达到 75%以上和 85%以上。

农业农村部为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制定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未来将从:1)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3)扩大基础母畜产能;4)增加优质饲草供给;5)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6)逐步完善屠宰加工流通体系;7)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8)挖掘南方省区牛羊肉增产潜力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任务布局,保障肉牛饲养行业顺利发展。

2.3 肉牛养殖集中度增强,科学养殖普及率提高

未来肉牛养殖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我国当前仍处于以散养为主的牛肉供给模式,具有养殖规模效益低以及养殖成本偏高的特点,存栏提升速度有限,供给端难以迅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占比为19.3%,农户小规模养殖占主导,年出栏10头以下的占比为52.1%,规模养殖占比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头均出肉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山地、草原放牧的规范化管理促使农户养殖选择饲料投喂的方式,相比之下养殖成本提高,进一步促使小规模养殖户放弃饲养肉牛,推动集中度提升。

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但整体集中度提高的发展趋势明确,规模效益将逐渐体现。

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行业发展,多项政策保证其规范化。

肉牛行业作为畜牧业的发展重点,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等政府相关部门先后颁布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与肉牛育种等政策,从肉牛遗传改良进程、非粮饲料资源利用、产业规划及布局、肉牛防疫补助、规模化养殖标准设立、肉牛养殖补贴等方向助力肉牛行业标准化建设。

农业部于 2016 年印发的《全国食草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提到扩大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实施范围,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推动牛羊由散养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提高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率,鼓励企业完善粪便污水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发展差异化生态工程处理模式。

以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推进牛羊标准化屠宰,优化牛羊肉产品结构,加快推进肉品分类分级,扩大冷鲜肉和分割肉市场份额。

鼓励和支持企业收购、自建养殖场,延伸产业链。

为鼓励肉牛养殖行业发展,各地政府对于养殖户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例如在满足各地政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针对自繁自养的养殖户,对基础母牛给予 1000-2500 元补贴;根据数量划分,在华中、华北、东北地区能繁母牛达到 10 头以上即可申请补贴,个体养殖户数量超过 30 头可申请每头领取 50 元补贴(根据不同地区存在浮动)。

除此以外,全国已有不少省市开展了“活牛贷”帮助养殖户解决融资难题,2020 年 5 月农行寻甸县支行给养殖户发放为期 3 年 80 万元的“云牛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肉牛养殖户的金融需求,尝试肉牛活体抵押,落实价值评估及抵押登记办理制度,缓解牛犊购买的资金压力,2021 年吉林省榆树市农商行于家支行为辖区内 17 家养殖户、715 头肉牛安装了监管设备,办理了保险手续,完成了首笔 702 万元“活牛贷”的贷款发放,同年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以 300 头青壮活牛作抵押,从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市分行获得贷款 372 万元。

另一方面养殖科技程度提高,未来随 RFID 射频识别技术在养牛场管理体系中普及率提升,主要生产工序与卫生检验、检疫等关键环节的相关数据可自动、实时、准确地采集,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有效地监控产品质量安全、及时追踪、追溯问题产品的源头及流向,规范肉食品企业的生产操作过程;RFID 地标签与牛个体信息绑定后,抵押时可通过查看 RFID 标签记录的信息查看相关牛只的饲养情况,降低风险,解决活体抵押的贷后管理难题。

3 打造肉牛养殖龙头,多板块业务布局

3.1 国内肉牛养殖迎突破,公司力争打造最具规模养殖场

国内肉牛养殖产业在2016-17年曾迎来发展热潮,届时相关业务开展的模式主要分为四大类:

1)公司进行育肥,通过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建立壁垒,通过合作、自营等模式实现育肥规模化;

2)进口活牛完成隔离后于岸口进行屠宰;

3)通过海外投资掌握优质牛肉资源,与国内销售通路对接从而将产品引入国内;

4)进行冷冻牛肉贸易。

公司肉牛业务可归为第一类,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1)前期资金投入量大,肉牛养殖为重资产行业,养殖周期相较生猪、禽类更长,对于现金流能力要求更高;

2)饲料配套能力,牛的料肉比大约在3.8:1左右,相较于猪1.5-2.5:1的水平,牛对于饲料的要求更高,而国内仅有新疆、云南、内蒙等地可提供大规模饲养所需要的饲料资源;

3)由于养殖场占地面积广,所需配套设施复杂,因而获得当地市政府的支持亦十分关键。公司于此三方面均获得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合理利用引种优势,形成合作养殖的模式,尽量向“轻资产”靠拢。

公司2014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 50 亿元,发行对象包括鹏欣集团、厚康实业、合臣化学、和汇实业、晶浩信息、兰月生物、晶鑫科技、刘红波先生、凯威创投、宜众通达 10 名特定投资者,鹏欣集团持有厚康实业、合臣化学、和汇实业 100%的股份,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鹏欣集团直接和间接共持有公司 55.3%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鹏欣集团是集房地产、基础设施、高科技和实业投资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现有全资、控股子公司十余个,其中包括四家上市公司:鹏都农牧、鹏欣资源、国中水务、润中国际。

对于公司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持支持态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明确牛肉是我国主要肉类食品之一,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十分重视对于肉牛业务板块的培育和发展。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肉牛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占营收比重6.8%,同比增长737.8%,报告期内进口优质进口牛26166头。

鹏欣集团利用自身海外牛源优势,选用乳肉兼用偏肉型牛种,在新西兰拥有27个牧场,且鹏都农牧与北京雄特牧业有限公司签订《进口牛框架协议》,截至2021年12月向北京雄 特采购进口肉种牛200545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从新西兰、澳大利亚、乌拉圭和 智利进口引进乳肉兼备偏肉型的优质牛源,公司目前主要的肉牛品种包括安格斯和海福特。

安格斯牛又称无角黑牛,肉用性能良好,表现早熟易肥、饲料转化率高,胴体品质好、净肉 率高、大理石花纹明显屠宰率大约在60-65%,安格斯母牛12月龄性成熟,发育良好的安格 斯牛可在13-14月龄初配,投胎产犊年龄2-2.5岁,产犊间隔12个月左右,母牛连产性好、长寿,可利用至17-18岁。

海福特牛起源于英格兰,颈粗短、躯体肌肉丰满,呈圆筒状,成 年母牛体重为520-620公斤、公牛 900-1100公斤、初生牛犊28-34公斤,屠宰率一般为60-65%,作为全能型肉牛品种海福特具有高繁殖力、高饲养效率、最佳体型及生长速度等显著特点。

养殖模式方面,公司采取两种养殖模式并行的方式:“公司+基地”育种扩繁模式,公司将进口种牛进行扩繁养殖,走养殖品种优良化、养殖技术科学化的道路;“公司+合作社+农户”育肥合作模式,公司提供良种牛犊和技术支持,政府给予补贴和金融支持,合作社形成千头规模,与万头肉牛扩繁场建立紧密的利益衔接机制,降低养殖风险,农民方则是鼓励有经验、基础好的家庭养殖 20-30 头,承担牛犊育肥责任。将育肥的任务交给农户形成有效合作机制,有利于降低重资产的负担,周转难度得到缓解,公司经营行稳致远。

3.2 把握唯一性牌照优势,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公司把握地理优势,利用云南本土资源叠加青贮饲料进口资质,解决饲料端难题。云南省拥有丰富的饲料资源,仅临沧市就有甘蔗 108 万亩,每年 11 月初至次年 4 月底制作甘蔗稍青贮,临沧每年可生产甘蔗稍 54 万吨,全部利用可满足 10 万头牛的饲喂且为蔗农增加亿元收入。

2021年 6 月 9 日,海关总署发布《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准许通过云南口岸试点进口缅甸青贮饲料事宜的函》表示准许缅甸青贮饲料经云南口岸试进口,并在指定企业加工使用,从而达到帮扶支持云南边境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的目的,解决企业“走出去”农产品回运难题,公司肉牛养殖上游饲料端获得双重优势。

公司同步针对下游屠宰进行布局。

2017年国家四部委下发《关于支持云南省在边境地区开展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函》支持云南发展肉牛进口屠宰,同年 7 月,鹏都农牧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瑞丽市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项目投资协议》,由瑞丽市人民政府指定平台公司和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项目公司,作为瑞丽市当地唯一签约的肉牛进口屠宰产业的实施主体,8 月公司和云南城投集团签订《出资人协议》,通过共同出资设立瑞丽市鹏和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以推进项目顺利实施。2020年公司收回瑞丽鹏和剩余 49%的股权,现为鹏都农牧全资子公司。

公司在云南省中缅交界的德宏州瑞丽市着手布局跨境肉牛产业,建设跨境肉牛进口检疫、屠宰、深加工以及优质肉牛养殖基地。

瑞丽鹏和屠宰厂占地2500亩,年屠宰产能可达50万头,是目前中国肉牛屠宰加工最大 产能,2021年因受到疫情的影响而暂未开工,未来随疫情有效控制以及肉牛养殖的顺利发 展,将逐步投入运作。

根据缅甸曼德勒省畜牧与兽医管理局的数据表明,缅甸一年约向中国出口活牛50万头,云南作为唯一自缅甸进口活牛的口径,鹏和作为唯一的屠宰实施主体,若未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产能利用率达到100%,按照每头肉牛实现利润4500元计算,屠宰预计贡献4.5亿元利润。

屠宰产业链上,公司包含自宰前处理至冷销、冷藏的19项完整工序,计划引进国际一流水平的屠宰流水线及加工设备,建设全封闭、无污染、恒温的生产车间,生产工艺上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清真屠宰方法加工,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牛肉后成熟工艺排酸嫩化技术,在屠宰加工的每道工序上均采用同步卫生检疫手段优化牛肉质量,结合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质量、工艺的全方位安全;目前肉牛后续进一步加工工艺包括牛肉熟食制品加工和明胶骨粒加工工艺,明胶骨粒是利用牲畜屠宰过程所遗留的新鲜骨骼经处理后生产出骨粉、油脂、工业级胶原蛋白粉等副产品。

肉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就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4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5月18日,司法部印发了《“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方案》,2020年8月鹏欣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州市政府在昆明签署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合作协议,以“打造中国肉牛产业航母,创建国际农业经典品牌”为使命,通过“公司+合作社+服务+政府”的联动方式,在云南昆明、临沧、保山、德宏、普洱、红河等地进行产业布局,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户增收为目标、提高当地农业现代水平,实施“十百千万工程”,规划至2025年以县为单位实现万头扩繁场3个、千头村十余个、500-1000头产能育肥场百余处、十头户数量突破一千家,促进万余人直接就业,带动农户10万余户。

内外循环双轮驱动。

公司自海外引入优质种牛,后于国内进行扩繁培育,外部与内部同时进行,共同发展。

具体分析来看,公司计划未来经3-5年发展,从国外共引进优质能繁母牛150-200万头,考虑到公司目前拥有的养殖场产能以及后续的建设,我们预计2021年引种数量为10万,2022-2025年平均每年引入23万头,按年折旧率5%、产仔率86%、小牛性别比例 1:1、能繁母牛第二年开始产小牛、每年一胎进行假设,2021年诞下能繁母牛犊牛4.3万只(10*86%*50%),此4.3万只经培育养殖后于2023年繁育第三代能繁母牛18490只(43000*86%*50%),同期2022年首批引入的10万只母牛经折旧后余9.5万只,诞下能繁母牛40850只,2022年新引进 23 万只母牛,诞下9.89万只能繁母牛牛犊,如此推算则2025年时引进能繁母牛数量共93.5万头,在此基础上自行繁育的小牛共132.1万只。

假设21年引入10万头能繁母牛于2022年顺利产下犊牛,考虑到公司进行乳液业务,粗略估算每只牛犊盈利7000元,通过销售牛乳获利约3000元,则每只牛可盈利约 1 万元,则2022年该业务板块业务利润在10亿元左右。

3.3 明确以肉牛为核心,多业务板块共发展

在明确肉牛业务为未来利润增长核心的基础上,公司业务板块还包括农资贸易、肉羊和乳业等。公司以对巴西 Fiagril 和 Belagricola 两家公司的收购整合为起点,利用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建立集粮食收购、仓储、物流和出口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向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一站式采购方案,因巴西政府对于农业生产者的信贷资源相对紧缩,农户在投入生产时缺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资金,且其融资能力较为有限。

Belagricola 和 Fiagril 等巴西大型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商抓住契机,以物易物作为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模式,在播种季节向用户赊销农业生产资料,并按照约定价格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大豆、玉米、小麦等谷物在收获季节向农户进行回收。

随公司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公司将依托贸易平台,加大与国内优质农资供应商合作,开拓农药化肥贸易,并将优质的大豆等大宗农产品贸易资源带回国内市场,在夯实巴西大豆等优质农产品资源控制力的同时,持续扩大控制经营规模。

2021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维持巴西平台的现金流,保证报巴西子公司业务顺利开张,降低疫情影响;对巴西子公司重新梳理组织架构,完善管理职能,组建中巴粮食贸易团队,在巴西设立独立的农资业务平台,做大非专利农药和特肥等农资业务;在中国重新组建粮食贸易团队,建立起独立于粮商之外的粮食贸易渠道,打通中巴农资和粮食贸易,提升巴西子公司价值。

做大粮食贸易业务强化对 Fiagril 和 Bela 的管理,搭建统一的风控、财务和运营体系;调整业务结构,加强专利型农资业务集采和后台职能的共享,以全面提升两家公司的协同水平和盈利能力,未来该业务板块将持续稳定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肉羊业务已经形成自繁、自育、均衡上市的“闭环式商业运作模式”。

2014年公司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50 亿元,其中 17.1 亿元投入到安徽涡阳 100 万只肉羊养殖,3.5 亿元投入湖南怀化 20 万只肉羊养殖建设。

目前已在安徽涡阳建成大型肉羊养殖场 4 座,并以湖羊为主导品种,致力于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肉羊养殖业发展。

2020年启动“安徽300万头肉羊产业链建设项目”在安徽皖北地区高水平建设生态羊业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绿色羊肉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包括肉羊养殖、屠宰加工两大主产业,以及配套的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产业。

公司引入种牛为肉乳兼用偏肉型,有利于促进乳业板块发展。

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牛奶产量3440万吨,同比增长 7.5%,乳制品进口量达328.1万吨,同比增长 10.4%,国内牛奶需求旺盛,存在供需缺口。

在牛犊诞生后,公司采用将其与母牛分开饲养的模式,可提高牛犊存活率,且对泌乳期奶牛进行挤奶,将满足牛犊需求量外余下的鲜奶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后售卖;另一方面,公司在新西兰拥有 16 个牧场,并托管了控股股东鹏欣集团的 11 个牧场,对于乳业发展而言,拥有优质牧场资源在乳制品产业竞争中将占据优势地位。

公司通过持续降本增效,推动新西兰乳业转型升级,饲料投入、人工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大幅减少,产业链延伸转型,鹏欣集团创立“纽仕兰”高端乳业品牌,引入重磅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构建覆盖线上线下乳业分销网络,为中外市场提供优质、健康、可追溯的高品质乳制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行政成本、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管控,盘活存量资产,加大乳业趋势研究,抓住行业发展机会,发挥自身优势,获得业绩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4.1 盈利预测

假设 1:

根据目前公司肉牛引进的情况,以及我们对于其 21 年引入 10 万头种牛,2022-2025年平均每年引入 23 万头的假设,第一年引入能繁母牛的产能将于次年有所体现预计2021-2023年公司肉牛业务销量增速150%/350%/250%,规模效应随产业发展而逐步体现,经营能力增强,2021-2023对应毛利率分别为35%/65%/67%。

假设 2:

公司布局肉羊板块,参考2021年上半年板块营收及利润,随肉羊产业稳步发展预计2021-2023年销量增速为-50%/50%/50%,肉羊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经营效率提升,毛利率提高,对应2021-2023年分别为6%/7%/8%;食品贸易方面公司稳定发展,预计未来整体收入平稳,2021-2023相关销量增速为5%/5%/5%,对应毛利率为13%/15%/15%。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分业务收入成本如下表:

4.2 相对估值

我们选取行业中的五家相关公司:上海梅林、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立华股份、华统股份。五者2020年平均 PE 为 27 倍,2022年平均 PE 33 倍,考虑到公司优质种牛资源,行业先发优势,肉牛养殖当前快速发展,适当溢价予以公司2022年 40 倍 PE,目标价 5.2 元。

5 风险提示

种牛引进进度不及预期;养殖出现疫情;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联盟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联盟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