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7849403
 

“会”种地到“慧”种地 智慧农业指间操作替代“面朝黄土背朝天”

   2021-12-07 中国新闻网3310
核心提示:7日,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现代智慧农机产业园内,远程操控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进行整地作业。温枭摄中新网晋中12月7日电 (高瑞峰

7日,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现代智慧农机产业园内,远程操控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进行整地作业。温枭摄

中新网晋中12月7日电 (高瑞峰 陈金花)7日,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现代智慧农机产业园内,远程操控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进行整地作业,进退自如间,土壤翻滚。

“这台第三代无人驾驶拖拉机全电力驱动,充一次电满载运行能达到4个小时以上。有自动执行、路径规划和集群作业等功能。作业同时,既能采集农机自身工作状态,又可以加载探地雷达对土地状况进行监测。”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实验员高凯介绍。

作为4个国家农高区之一,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瞄准“将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为中国现代农业重要品牌”目标,为推动北方旱作区农业提质增效探索示范,致力于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据了解,上述正在作业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先后列装智能农机作业主机控制系统、农机具车载气象监测开发平台、农机具视频实时监测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最高可达200马力,支持快速换电,可实现24小时作业,负荷作业每小时可达6公里。

“支持4G、5G网络实时回传,具有高清采集、低延时等特点,作业精准度达到分米级;通过远程规划路径,可以自主作业并实时反馈作业数据,并精准分析有效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高凯说。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型,“智慧”农机推动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整合育种、耕整、播种、植保、收获、粮食烘干等全链条,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改变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目前,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已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字号项目落户,转化新品种、新技术200余项,示范引领效应初显。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