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4444953
 

全国政协委员肖凯旋:建议在全国中小学开设“农耕知识+体验课”

   2022-03-14 大河网讯4280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岀,到2050年我国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按年龄推算,那个时候乡村振兴的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岀,到2050年我国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按年龄推算,那个时候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实践者正是现在的孩子。如果他们离农村越来越远,不了解农业、不关心农民、不关注农村是不行的。”肖凯旋说,调研发现,眼下很多孩子缺乏农业知识和农村实践锻炼,相当多的孩子分不清稻谷和麦子,不知道农作物是怎么长出来的,“三农不熟悉,五谷分不清”的现象令人担忧。

如何破解此类问题,一些地方进行了实践探索。肖凯旋说,2020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组织150余名新生来到杂交水稻试验田,割稻、打谷,接受劳动教育。在上海,一些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青浦、松江等新城区参加插秧、收麦、割稻等生产劳动,效果很好。

肖凯旋建议,以“农耕文明进教材”普及农业常识。建议有关部门将农耕文明写进中小学教材,确保孩子们对农业基础知识、主要农作物生产特点、农业文明发展历程有基本了解;以“农耕体验下田头”培养“三农”感情。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协调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合作制定“农耕知识 +体验课”课程标准。指导各地选定“农耕文明体验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分批次深入田间地头,参与耕田、插秧、播种、 锄草、收割、碾米等劳动实践。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设置课程,逐步做到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全覆盖,以此培养孩子们关心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以“农耕实验进课堂”激发学农兴趣。“双减”背景下,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在全国确定一批试点地区、试点学校建立农耕实验室,开设“农耕实验课”。组织农业科研人员和经验丰富的现代农民进课堂,给孩子们传授农业基本常识以及农作物的科普知识,引导和带领孩子们参与农作物育种、培植、管理等实验,激发孩子投身农业科学的兴趣和志向。

肖凯旋表示,通过“农耕体验课”、“农耕实验课”,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倡导的“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农夫的身体,艺术的情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将大有益于“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的培育,大有益于广大青少年的更全面成长。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