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一直是公考的热门话题
这里详细整理了相关考点
助大家一臂之力!
三农问题细节考点
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3、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4、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5、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6、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攻方向: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
7、农业经营者队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8、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
9、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10、特别法人: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
12、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13、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
14、多元投入格局: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
15、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
16、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17、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三农工作重要建设的几方面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华北地区: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
东北地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
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要求
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4、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5、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6、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乡村振兴总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乡村振兴“三步走”
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走共同富裕之路;
3、走质量兴农之路;
4、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5、走乡村文化盛行之路;
6、走乡村善治之路;
7、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脱贫攻坚的”四个转变”
1、推动帮扶重心向精准到户转变;
2、帮扶重点向产业扶贫转变;
3、帮扶方式向激发内生动力转变;
4、帮扶成效向增强群众”获得感“转变。
三农工作重要建设的几方面
(1)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2)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3)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4)华北地区: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
(5)东北地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
乡村振兴的真题考点
一、“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农业这样的发展方式能够使互联网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
关键点:智能化农业;农村电商等
二、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作为“互联网+农业”的其中-种模式,近年来,农村电商整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助推当地经济增长、带动当地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农村电商发展也存在着”堵" 点。农村电商发展还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物流成本比较高等问题。目前村镇物流布点成本高,出于利润考虑,一些物流、 快递公司不愿涉足村镇网点建设,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农村电商的发展唯有突破”堵点”,才能让农业农村更有活力——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宪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镇商贸转型升级。
关键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农村流通网络体系;直播带货等
三、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点:稳步推进城市化;精简乡镇机构等
四、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
关键点:农业人才管理制度等
五、乡村旅游
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
关键点:农民变农商)城市居民休闲,引入第三产业
六、返乡创业、培养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更好地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大力培育本土人才,把握好农业生产基本盘;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为农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各类管理和公共人才培养,提升农村竞争力;完善保障措施,让-批年轻人扎根农村,长期建设农村。
关键点:人才培训;人才“逆城镇流动”;人才建设等
七、品牌农业
引入品牌营销模式以及传播推广等手段,提升产业、企业和产品附加值,实现增收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形成可量化、可控制和可复制。实现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与产业整合,形成完整农业产业链,进行良性联动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