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56367563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火花技术”征集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实力

   2022-06-15 经济日报3680
核心提示:  多年生稻栽种一次可连续收割多季,耐盐碱水稻、耐盐碱大豆突破了盐碱地种庄稼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

  多年生稻栽种一次可连续收割多季,耐盐碱水稻、耐盐碱大豆突破了盐碱地种庄稼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火花”不断涌现。为让农业科技创新“火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日前,农业农村部面向全国启动农业“火花技术”征集。


  什么是农业“火花技术”?“就是处于萌芽状态或成长阶段、尚未大面积推广,但未来有可能对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对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或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尤其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油料等产业发展能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在理论、技术或方法上有一定创新和突破,有较高科学价值和较大应用潜力;经济实用、便捷轻简,潜在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整体上形成了少量领跑、多数并跑和跟跑的农业科技基本格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支撑能力偏弱等问题。农业“火花技术”征集旨在鼓励和尊重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发展,强化科技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作用。


  农业“火花技术”征集由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会同中国农学会、协同中国农科院等多家支撑单位共同开展。该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部对农业“火花技术”谋划了征集捕捉、综合评价、多元培育、跟踪监测、推广示范等一揽子工作,提升农业科技整体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具体来说,发现机制是围绕国际国内前沿动态,开展农业“火花技术”的查找、汇集、上报,对首次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等建立“第一次”清单。评价机制是对捕捉、征集到的农业“火花技术”定期开展甄别识别和研究论证,对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风险挑战作出科学研判,分析演进规律和发展趋势。追踪机制是掌握“火花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应用过程,有意识地发现并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农业农村部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金融资本、风投基金共同设立农业“火花技术”专项,对可行性高、前沿性强的“火花技术”进行重点支持。强化优惠政策支持,对成长潜力大的农业“火花技术”,推动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有关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享受税收抵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引导农业“火花技术”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