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聚焦粮油、果蔬、茶叶、畜牧、水产等品类,塑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知名度美誉度消费忠诚度高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推介一批产品优、信誉好、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品牌建设,2017年首个“中国品牌日”设立;2018年“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遴选推介了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2019年通过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了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农业品牌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品牌化建设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在品牌强农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业领域的好品牌层出不穷,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实现协同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日益形成,但农业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仍有待提升。农业作为生产周期较长、利润水平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行业,品牌化建设能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产、营、销互为支撑的产业聚合平台,提升产品的溢价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品牌化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一县一品”的打造,是以县域特色产品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圈的建设。品种优、质量好的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也依然会滞销卖难。创建品牌产品,能推动农产品“走出深闺”“走上餐桌”。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企业和产业,是带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引擎。
农业品牌化建设是打造城市名片、促进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特色农产品具有强烈的在地性,是地方特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是地方文化传承流转的载体和象征,是相似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凝结。培育推介品牌文化,能够发扬乡村文化,重塑乡村价值,激发乡村活力。
品质是品牌建设的基石。在农业品牌建设中,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不断满足和更新消费者体验,并建立健全品牌建设促进机制、标准规范和服务体系。要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打造一批叫得响、叫得硬的“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互联网+”农业品牌等,让品牌建设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