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56753095
 

培育农业产业集群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2-06-21 青海日报3600
核心提示: 从2020年青海建设第一个牦牛产业集群开始,仅仅两年时间,集群发展的优势已经初露效益,产业形态从“小特色”到“大产业”迈进

      从2020年青海建设第一个牦牛产业集群开始,仅仅两年时间,集群发展的优势已经初露效益,产业形态从“小特色”到“大产业”迈进,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抱团发展,龙头带动,成为青海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方向。

  今年4月,春油菜产业也加入集群建设。至此,青海省畜牧业两大领头产业和农业第一大农作物产业将全都以集群方式发展。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三类产业都为产业底子扎实、政策构架完善、产业链条相对健全、科技力量雄厚、群众基础牢靠的绿色产业,完全有能力建设成为特色优势突出、产业结构合理、支撑发展有力、利益联结紧密、规模效益明显的重大集群产业。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化与企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成全的关系,龙头企业在集群产业建设中起着引领和带动的重要作用。青海省省级以上联合体大部分主要以种植养殖龙头企业为核心,龙头企业利用自己从事种植养殖的规模、技术、生产服务以至资金、品牌等优势,与相关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通过签订合同,明晰各方责任义务,根据各自的专业性生产优势,对生产经营的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标准化控制,形成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生产和利益共同体。

  因此,企业的创新、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都对合作社、农户的增收有直接关系,加大品牌影响力的宣传,增加企业的效益是关键。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链条培育不断成熟,科研技术不断深化,绿色品牌更加响亮,联合机制更加紧密,产业的集群建设对于青海而言极其必要。

  多年来,青海省一直坚持走“生态青海、绿色农牧”的发展道路,通过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能够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提高生产加工环节标准化程度,健全完备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从而提升产业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进程。相信,今后青海还会有更多绿色农牧产业加入产业集群建设的大潮,从而为更好地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