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镇江市首届农业嘉年华开幕式暨“镇江市数字农业农村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西津渡音乐厅广场举行。现场,镇江市农业农村局与阿里巴巴华东公司合作倡议书发布,用“数字三农”加速乡村“智变”。
记者从现场获悉,“十三五”以来,镇江坚持试点先行,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共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42家,截至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应用水平达67%以上。
农产品上线,地方特色走进千家万户
“现在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镇江市农业农村部门推出的‘镇兴浓’云营销品牌小程序二维码……”27日活动现场,“镇兴浓”云营销品牌小程序二维码的发布,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纷纷扫码下单。
6月20日,镇江市农业农村部门推出“镇兴浓”服务企业(涉农)品牌,现场发布云营销品牌,第一场直播聚焦镇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金山翠芽”,短短两小时内就销售茶叶10斤,茶艺表演的直播间也吸引了数千人观看。首场试水获得不错成绩后,“镇兴浓”云营销品牌将向本土知名品牌倾斜,精准对接制定网络直播销售方案,积极主动帮助涉农主体打开销路、促进发展,让“三农”服务更惠农。
触网销售,是很多人是“数字三农”的直观感受。在这方面,镇江一直走在前列:句容市陆续建设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市级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中心,82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成运营,初步形成了以果蔬、茶叶、稻米等农产品为特色,以梳子、纸巾、手工零食、酒类饮品等工业品为支撑,以民宿、红色旅游、文化创意等旅游餐饮为亮点的电商分布格局;在京东网,京东丹阳特色馆正式运营,在建的京东移动仓占地面积13亩,是目前华东片区最大的移动仓,同时该市还积极实施“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筹建的O2O平台“丹农优品”APP已投入运营;扬中市打造以“特色农产品及商品推广”为目标的电子商务示范村建设,先后培育了利民村、兴阳村等7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逐步形成了符合扬中特点的农村产业特色,拥有“扬中秧草”“扬中河豚”“扬中江蟹”“扬中江虾”“扬中刀鱼”5个享誉中外的国家级地理标志,促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和产业发展……2019年至2021年,句容市、丹阳市、扬中市分别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镇江也成为苏南地区唯一实现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全覆盖的城市。
记者注意到,此次镇江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将围绕镇江市特色农产品,结合阿里巴巴线上线下、国内国外的多元化电子商务及新零售渠道优势、平台消费领域洞察能力,融合本地特色文创内容,建立网货打造、产销对接、全域营销、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广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共建盒马村,数据分析实现以销定产
“太空白茄子”、“沙瓤西红柿”、“越光大米”……在南京盒马鲜生门店,到处可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的新鲜农产品。其中,“太空白茄子”因为与游戏中的物品相似,一度成为网红产品。
事实上,“太空白茄子”叫做圆白茄子,是戴庄村当地的土品种,但在市面上不多见,因为没人愿意种,种子公司都不愿意留这种茄子的种子,在卖给盒马之前,都是农户自留种子,种出来自己吃,直到盒马采购发现这个白茄子,戴庄村才开始规模种植。
除了圆白茄子,戴庄村专供盒马的沙瓤西红柿,同样销量很好,这种西红柿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比较硬的西红柿,它皮薄、肉软、汁多,是很多消费者小时候吃的那种西红柿,但因为难保存、难运输,很多菜市场以及中间商都不愿意收这种沙瓤西红柿。
作为全省首个盒马村,戴庄村与盒马合作后,“娇气”农产品有了销路,并且能卖出好价格,直接带动了农户的积极性。盒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戴庄市场的反馈,与戴庄共同探索出按季节以销定产的合作模式,农户只管种出符合标准的农产品,盒马则负责戴庄商品的推广和销售。此种合作模式下,戴庄农产品的产量猛增,这些原本被“看不上”的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根据镇江市农业农村局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共同合作倡议,双方将围绕镇江市农业产业特点,共建产地仓,打造更多的“盒马村”“淘宝镇”“淘宝村”,与阿里线上线下平台对接,助力镇江更多的原产地成为常态化的稳定供应基地,同时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反向提升包装设计,拓宽产品品类,优化价格体系。
阿里巴巴集团华东大区总经理李嘉平介绍,盒马产销人员已经到扬中、润州等地进行考察,扬中的河豚、刀鱼,润州的金山翠芽,有望很快摆上盒马鲜生的货架。
数字化管理,下地种田告别面朝黄土
走进位于镇江新区姚桥镇润果农业,田间地头几乎看不到弯腰劳作的人们,只有无人机在飞行作业。用润果农业董事长魏巧的话说,“润果正向着耕、种、管、收、储、加工、销售,六大环节智慧化的目标迈进。”
成立于2009年的润果农业,现有2个基地,18000亩的镇江基地和5000亩的苏州基地,是苏南地区单体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润果镇江基地田成格、水成网,均为每块约20亩的高标准农田。“在润果,一个人可以管500亩田地。”魏巧说,大田种植数字农业项目有较高的标准,农业机械及田间农情监测物联网、智能装备普遍应用,农机作业与田间农情监控精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农机调度管理高效化、便捷化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力用工减少3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作物效益或单产提高10%以上。2021年,润果农业通过农业农村部大田数字农业项目专家组验收。
镇江持续健全数字农业农村设施建设,建成镇江市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江苏句容市新天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后白镇)、江苏句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白兔镇)等综合型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平台。此次镇江市农业农村局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合作,将选取具有一定影响力、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通过生产数据的采集、汇聚、处理、分析,对农业基地生产过程数字化改造,建设云上数字农场应用和智慧生产服务。
镇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勇告诉记者,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深入基层,立足实际情况,主动思考、认真研究,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加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全链条深度融合,通过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