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以来,梅江区累计雨量大,暴雨范围广、过程雨势猛,持续时间长,全区农作物、水产和畜牧业均不同程度受灾。截至6月20日,该区农作物合计经济损失达871万元,水产方面经济损失608.9万元,畜牧业方面直接经济损失约53.8万元。
本轮降水结束后,梅江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加强服务指导,组成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镇(街)防灾减灾,科学有序开展灾后清淤、农作物补种、排涝设施疏通等农业灾后复产工作,千方百计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位于梅江区城北镇的乐得鲜蔬菜产业园内,除苗清淤工作基本完成,土壤种上了嫩绿色的蔬菜新苗。园区负责人吴志昶介绍,此次强降水致河水倒灌,不少蔬菜作物根茎、叶片腐烂,对部分生长期较长的作物也带来了很大影响,造成约50万元经济损失。
“目前,我们利用大棚的种植优势,在棚内抢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蔬菜,一是预防继续降水,二是尽量保证蔬菜供给,稳定菜价。”吴志昶说。
在梅江区金山街道黄坑村梅州伟群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虽然水库水位已经有所下降,但水量依旧比往常大不少。“这次我们有200多亩基地受影响,经济损失约210万元。”企业负责人张英涛告诉笔者,这一轮强降水对养殖池的水质也有所影响,目前仍在进行消毒和除虫,完成之后才能重新投放鱼苗。
针对不少企业出现经济损失问题,梅江区农业部门迅速启动保险理赔程序,对水稻保险实行兜底工作,农户承担部分由区政府承担,保险率达100%,对重点蔬菜基地、主要认证蔬菜基地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险,并安排工作人员到生产一线指导保险理赔工作,争取尽快将理赔金发放至农户和生产企业手中,确保企业、农户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正常生活秩序。
“我们将加强灾后易暴发流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指导农户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梅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加大灾后复产宣传指导,要求各镇(街)将《农作物灾后管理技术措施》《“龙舟水”灾后农业复产技术措施》等资料转发给企业和农户,同时积极开展现场研判,指导因灾失收的农田及时清表整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做好晚稻生产准备,确保不出现丢荒弃耕现象。
■相关
全力控制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6月21日,梅江区区长钟秀堂率队到西郊街道、城北镇检查灾后复产保产工作,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清淤、农作物补种、排涝设施疏通等灾后复产工作,力争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正常生活秩序。区领导丘颂霞参加检查。
检查组一行先后前往西郊街道黄塘村、城北镇乐得鲜杨文基地和扎下村,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农田水毁和水产、蔬菜、水稻等农产品受损情况,听取灾后复产工作汇报。
检查组强调,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灾后复产保产工作,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积极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和灾后复产,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正常生活秩序,确保梅江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要加强对鱼塘、种植大户、畜牧养殖等重要设施、重点部位的现场检查巡查,统计好农作物、水产、畜牧受害程度,分类制订落实救灾复产计划,加快农业设施修复,抓紧抢修灌渠等排涝设施,指导参保受灾农户申请保险理赔,补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力争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要抓好灾后卫生防疫,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开展灾区死亡禽畜、鱼类的无害化处理,做好消毒清杀工作,严防次生灾害发生;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强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推动梅江区全年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