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视,摸排灾情。灾情发生后,州农牧农村局按照中央、省、州统一部署,立即启动《甘孜州农牧农村局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第一时间通知受灾的泸定、康定、九龙、丹巴等7县(市)农牧农村部门及时核实农业农村系统房屋、农业生产用房、农村提灌站、农业生产作业道、人员安全、农牧业灾损情况,并梳理汇总上报。成立“9.5”泸定地震农牧业灾害评估专班,抽调精干人员协调开展“9.5”泸定地震农牧业灾情核实和跟踪评估,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有序组织,抗灾自救。成立州农牧农村局“9.5”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由22名党员干部组成,在康定随时待命,配合州委统战部在雅拉沟开展查灾核灾工作,并服从泸定磨西“9.5”地震抗震救灾康定指挥部后勤保障组工作安排,参与做好物资运转和配送。州农牧农村局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自愿捐款9.45万元,支持抗震救灾工作。积极与州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协调,帮助办理康定市等灾区养殖户饲料调运入州车辆通行证,保障养殖场正常生产。
三、做好因灾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在全力做好救援灾区受灾群众的同时,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开展查灾核灾,做好因灾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各项工作。共筹备帐篷12顶、机动喷雾器120具、手动喷雾器40具、防护服1.4万套、消毒药品8吨、一次性橡胶手套1200双、医用外科口罩1万个、医用防护口罩3000个、护目镜300副、雨衣30件、雨鞋350双、动物装尸袋900个,灾后动物防疫炭疽、口蹄疫等6类应急疫苗44万头(份),根据受灾地区需要,随时调用。从州动物疫控中心、农业执法支队抽调10名技术骨干,组成泸定县“9.5”地震动物防疫应急队伍,要求每名队员每日做好核酸检测等准备工作,并对队员开展抗灾救灾知识、《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和《汛期动物炭疽防疫技术指南》等培训,根据受灾地区需要,随时待命,奔赴灾区开展工作。9月8日-9日,州动物疫控中心、农业执法支队派出2批工作组赴泸定县得妥、磨西等重灾乡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和畜产品安全检查。加强屠宰检疫和因灾死亡动物监管,州执法支队派出4人到泸定县磨西镇、泸定县屠宰场、康定市屠宰场、康定市姑咱镇屠宰场等地开展灾后屠宰检疫和因灾死亡动物监管等安全生产检查,严防因灾因病死亡动物及产品上市,确保灾后畜产品供应安全和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