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4106370
 

无人化技术让水稻栽培绿色又高效

   2023-07-19 2030
核心提示: 近日,水稻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在江苏省泗洪县召开。会上,由扬州大学牵头组织的现代智慧农业协同创新联合体

 近日,水稻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在江苏省泗洪县召开。会上,由扬州大学牵头组织的现代智慧农业协同创新联合体研制的无人水稻直播机、插秧机等作业新装备“行走”在秧田中,吸引了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农业科技人员和种植大户的关注。


  相关专家认为,本次观摩会展示的水稻无人化栽培新产品和无人化机插、无人机水稻直播和旱直播等作业技术,与传统作业机具和方式相比,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与创新,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观摩会上,水稻密苗机插无人化栽培技术颇为亮眼。该技术采用秸秆全量还田无人整地机和水稻无人驾驶密苗专用插秧机等设备,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秸秆基质块为育秧基质,培育的轻型密苗技术为核心,配套机插水稻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病虫草无人机绿色飞防等技术,形成了水稻密苗机插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


  无人耕整地技术以无人驾驶拖拉机为载体,实现了水田秸秆高质量还田、精细耕整地等无人化耕整起浆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介绍,该无人耕整地技术中采用的机械为东风DF1204-CVT(G4)无人拖拉机,该拖拉机配置了高效链式无级变速器动力总成,搭载了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作业路径规划、App远程交互及无人作业。该无人驾驶拖拉机通过牵引扬州大学研制的双轴旋耕水田耕整起浆平整机,运用双轴分层切削原理达到了超深旋耕,其旋耕深度可达22厘米及以上;智能化水平控制系统的运用,也使得水田平整度大大提高,且彻底解决了埂边难以平整的难题。


  水稻无人驾驶密苗专用插秧技术以洋马2ZGQ-60D(YR60D)乘坐式水稻密苗专用插秧机为主体,搭载惠达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该插秧机可通过更换插秧机转动齿轮及秧爪,减少插秧机秧爪切块面积,实现密苗育秧条件下取秧量与常规秧苗一致,常规粳稻可抓取4—5苗每穴。


  在育秧基质方面,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江苏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魏海燕介绍,目前他们主要利用秸秆基质块育秧,可替代80%以上的传统散装基质和营养土。与常规基质育秧比较,秸秆基质块育秧轻便,易搬运。成秧后的重量相当于常规基质育秧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插秧机可携带5—6亩地秧苗插秧,大大提高了插秧效率。


  魏海燕介绍,秸秆基质块所育秧苗具有秧苗根系发达、根系盘结力强等特点,秸秆基质育秧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育秧技术。与常规播量秧苗相比,秸秆基质块培育的轻型密苗不仅可以省去取土、筛土等环节,其秧毯重量轻,且移栽亩用盘数减少二分之一,机插过程中装秧、续秧次数减少二分之一,极大地减少了机插秧过程中的用工。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杨洪建说:“这些水稻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新产品、新技术,在过去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基础上又有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从育秧、整地、插秧机上秧等环节入手,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作业质量,从‘农民愿不愿意用’的角度出发研发技术,实实在在地又向未来真正无人化水稻栽培作业迈进了一大步。”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