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59366907
 

做优国有经济 争当西部示范

   2023-10-18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姚媛570
核心提示:图为在沙苑农场种植红萝卜的大田中,农民正在务工。  1941年春天,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359旅进驻延安南泥湾,创办军垦农牧场,

图为在沙苑农场种植红萝卜的大田中,农民正在务工。


  1941年春天,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359旅进驻延安南泥湾,创办军垦农牧场,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这里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更是三农事业和农垦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八十多载栉风沐雨,陕西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农垦”)始终牢记初心,扛牢国企责任,勇担农垦使命。


  “2019年以来,陕西农垦以‘讲政治、懂农业、做企业、爱农民、强农垦’为‘坐标系’,不断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锚定‘三大一航母’目标,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做优国有农业经济上争当西部示范。”陕西农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青奇介绍。


  举农垦旗、打创新牌、走开放路,陕西农垦做大规模化粮食生产等支撑业务,做强农业种业科技、特色产品种植等核心业务,做优农产品加工物流、涉农领域开发等新兴业务,在多个领域“内聚外扩”,全面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培育竞争优势,持续提高发展质量。


  


  担当


  


  ——扛稳粮食安全农垦责任


  金秋十月,记者走进朝邑农场,脚踩肥沃的土壤,目之所及是整齐排列的玉米,成熟的玉米棒就藏在叶片之间,地下铺设着水肥一体化管道,向远方延伸。记者放眼望去,却看不见这片大条田的边界。


  “这是1号地,有3000多亩,我们每个地块都有几千亩,面积上去了,才有规模效益。农场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和水肥一体化,一个人管理几百亩不费劲。”朝邑农场副场长郁明军自豪地说。


  在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农场农机中心,宽阔的晒场、充足的烘干设备、100多台(套)农机具,展现着国有农场“农口夺食”的底气。“这是我们最近购置的CASE大马力车头,这台收割机幅宽可达6米,每天收割500亩地不成问题,这是小麦精量播种机……”郁明军如数家珍,“这些农机不但服务农场4万余亩耕地,还为周边农户的5万亩耕地提供优质农机作业服务,并辐射黄河滩区20万亩土地。下一步,农场还将投资扩建仓库,即便遇到特殊天气,也能保证农场和农民抢收的粮食能够尽数储存起来,这是陕西农垦作为农业国有企业的责任。”


  马青奇说:“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陕西农垦作为‘国家队’最重要的使命职责。我们通过重点推动高标准农田和‘吨粮田’建设,持之以恒扩规模、提单产、保丰产。目前,陕西农垦建成20万亩规模化粮食示范区,年生产经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50万吨以上,粮田已百分百实现‘吨粮田’。”


  今年6月初的夏收期间,陕西省受到“烂场雨”的不利影响,陕西农垦的粮食生产却再创历史纪录——15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943.5斤,总产量达到7.01万吨,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烂场雨”也使陕西省很多繁种基地受到影响。没有小麦良种,必然会影响10月份播种。陕西农垦大华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垦大华公司”)全力协调江苏农垦引调5000余万斤优质小麦种子,确保今年秋播用种量足质优。


  


  创新


  


  ——示范引领现代农业


  玉米品种“孟玉338”可以结出“双棒”,亩产可达1700斤以上,大豆品种“陕垦青豆1号”的种皮是青色的,富含花青素,“陕垦豆4号”高产,亩产可达560多斤,已大面积推广种植,“陕垦豆6号”蛋白质含量高达42%,适合做豆腐……在陕垦大华公司的试验田里,试验品种个个“身怀绝技”。公司总经理吕宏飞向记者介绍,公司开展粮食作物为主的新品种选育、引种试验、示范展示,研究配套栽培技术,已育成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1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2个,省级审定品种9个,正在参加审定的试验品种10个,即将审定的2个。这些品种为陕西省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种源保障。


  2013年,陕西农垦与江苏农垦合作成立陕垦大华公司,已发展成陕西省规模最大的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种业公司,累计供种2亿斤,供种面积近1000万亩,增产粮食5亿斤。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在科技创新上找到关键点,挖掘增产增收的潜力。”陕西农垦副总经理刘敏会表示,陕西农垦重视基础技术研发推广,如提升土壤管理技术,加强新品种研发、引进、推广,试验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增密等高产技术,夯实现代农业“底座”。


  近年来,陕西农垦相继引进或培育农作物新品种30余个,保持每年科技投入3000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陕西农垦集团成立科技创新法人主体陕西省农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在集团总部设立创新工作部,依靠科技创新带动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更加坚定。


  华山脚下的华阳农场,陕西农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农大”)靳亚平教授团队合作的“超级高产奶牛”育种创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初步选育出的种母牛一年产奶量可达20-30吨。下一步,项目组还将扩大种母牛群体,并着手培育种公牛群体。


  为适应越来越频发的极端气候,陕西农垦将耐旱耐高温品种培育摆上重要日程:与西北农大赵天永教授合作攻关耐旱耐热玉米新品种研发与应用。陕垦大华公司还与陕西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联合攻关大豆品种研发项目。


  在大荔农场,为期三年的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关中地区盐碱化耕地粮油作物种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已开展了一年。人们采用灌排结合的方式减少耕作层盐分,应用化学试剂改良土壤,试验耐盐碱作物品种,试种的玉米长势良好。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已成为陕西农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刘敏会总结道。


  行走在沙苑农场,一幢幢温室大棚中,黄瓜、辣椒、西红柿等蔬果高挂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园区已建成现代农业设施25万平方米,其中智能玻璃温室1座,日光温室45座,双膜双拱大棚14座,单拱钢架大棚28座。园区配备了智慧农业系统,90多个棚只需要13名管理人员。


  2016年,沙苑农场抢抓机遇,在大荔县投资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每年供应反季节蔬菜瓜果100余万斤、白萝卜2500余万斤、红萝卜6500余万斤。如今,设施农业的高效益已然显现——黄瓜每亩产量2万斤,亩均效益1.5万多元;大田里,铁棍山药每亩能有1.5万元纯收入;从韩国引进的“捷如美”白萝卜,亩产可达5-6吨,每斤可卖到3.15-5.25元。园区不仅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其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也让周边农民受益匪浅。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联盟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联盟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